泛滥博文的解释
形容文章或言论泛滥成灾,数量多而质量低下。
出处
1.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泛滥博文,则多而久之。”2.
现代汉语中常用语,源自对网络时代信息泛滥的描述。寓意
提醒人们要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保持清醒,注重信息的质量。
列子
1.
网络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已经泛滥博文,难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2.
近年来,市场上泛滥博文的自媒体文章,让人难以分辨真伪。3.
他抱怨说,现在的网络小说泛滥博文,真正好的作品寥寥无几。4.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各种泛滥博文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线。5.
她发现自己写的文章在众多泛滥博文中难以脱颖而出。泛滥博文的翻译
德语
Flut mittelmäßiger Artikel
日语
低俗な記事の氾濫
法语
inondation d'articles médiocres
英语
flood of mediocre articles
泛滥博文的字意分解
fàn
1:(形声。从水,乏声。汎、泛实同一词。本义:漂浮)。
2:同本义。
3:漫溢,大水漫流。
4:弥漫。
5:向上冒出。
6:(fěng),倾覆。
7:假借为氾。广泛,普遍。
làn
1:(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2:同本义。
3:大水漫出,泛滥。
4:浸渍,泡在水里。
5:贪欲;卑污。
6:收聚。
7:过度;超过限度;漫无准则。
8:虚妄不实。
9:用同“烂”。
10:任意地;肆意地。
11:假借为“鉴”。浴盆。
bó
1:(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2:同本义。与“小”相对。
3:宽广;广搏。
4:众多;丰富。
5:广泛;普遍。
6:渊博,知道得多。
7:赌,博弈。
8:取得。
9:换取。
10:争斗,博斗。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泛滥博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àn làn bó wén)。aabb式组合,泛滥博文意思是:形容文章或言论泛滥成灾,数量多而质量低下。 提醒人们要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保持清醒,注重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