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儿浪荡 diào ér làng dàng

abcd式
拼音diào ér làng dàng
注音ㄉㄧㄠˋㄦˊㄌㄤˋㄉㄤˋ
繁体弔兒浪蕩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吊儿浪荡的解释
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懒散无聊,没有正经事做。
出处

1.

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知道吗?游击队并不是吊儿浪荡的,游击队是要守纪律的!”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凤姐儿道:‘你这小猴儿精,越发偷懒儿起来,吊儿浪荡的,连个正经事也不肯做。’”
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懒散和放纵的生活方式,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列子

1.

他整天吊儿浪荡,不务正业,让父母很是操心。

2.

小明最近变得吊儿浪荡,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

3.

班里有些同学吊儿浪荡,不认真听讲,影响了班级的整体风气。

4.

他总是吊儿浪荡地在街上闲逛,毫无目标。

5.

吊儿浪荡的生活方式让他失去了很多机会。

吊儿浪荡的翻译
德语
träge und ausschweifend
日语
無為放逸
法语
oisif et dissolu
英语
idle and dissolute
吊儿浪荡的字意分解
diào
1:(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2:同本义。
3:引申为慰问。
4:在牌戏中 。如:接连吊三圈主牌。如:吊主。
5:提取。
6:落下。
7:哀伤,悲悯。
8:善;良好。
ér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同本义。
3: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4:我。
5: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6: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7:弟对兄的自称。
8: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9: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10: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11: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làng
1: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2:放荡;放纵。
3:言词不干净;随口说脏话。
4:无用。
5:破烂。
dàng
1:(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同本义。
3:动;摇动;震动。
4: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清除。
6:毁坏;破坏。
7:冲撞;冲杀;触碰。
8:放纵,放荡。
9:平坦。
10:广阔。
11:姓。

吊儿浪荡,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iào ér làng dàng)。abcd式组合,吊儿浪荡意思是: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懒散无聊,没有正经事做。 提醒人们要避免懒散和放纵的生活方式,追求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