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立言的解释
指通过著书立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流传后世。
出处
1.
唐·陈黯《言风》:“扬雄亦慕仲尼之教者,以著书立言为事,得自易哉。”2.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后世引申为著书立说。寓意
强调通过文字作品传承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性,鼓励知识的传播和保存。
列子
1.
这位学者通过著书立言,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传承给后人。2.
作家通过著书立言,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3.
历史学家通过著书立言,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事件。4.
这位教授通过著书立言,推动了学术界的进步。5.
哲学家通过著书立言,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6.
盖是晦庵早年登朝,茫茫仕宦之中,~,流布天下,自己还有些不慊意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著书立言的翻译
德语
Bücher schreiben und seine Ansichten äußern
日语
著作を通じて自分の意見を述べる
法语
écrire des livres et exprimer ses idées
英语
to write books and express one's views
著书立言的字意分解
zhù
1:(形声。从艸,者声。“艸”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2:显现;显扬。
3:又。
4:写作;撰述,用文字显明地表述。
5:画图。
6:明了。
7:登记,记载。
8:标出。
9:建立;引申为成就。
10:土著 。指定居不迁的人。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lì
1:(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同本义。
3: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4:设置;设立。
5:确定;决定。
6:存在;生存。
7:立身;立足。
8:登位,即位。
9:又。
10:又。
11: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12:临,到。
13:进食。
14:爵次、位次。
15:立时;立刻。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著书立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ù shū lì yán)。abac式组合,著书立言意思是:指通过著书立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流传后世。 强调通过文字作品传承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性,鼓励知识的传播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