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不胜德的解释
形容邪恶的力量不能战胜正义的力量,强调正义必胜的理念。
出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臣闻妖不胜德。”2.
出自《论语·子罕》,原文为'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后人引申为妖不胜德。寓意
强调正义的力量终将战胜邪恶,鼓励人们坚持正义。
列子
1.
在童话故事中,妖不胜德,邪恶的巫婆最终被正义战胜。2.
小说中的反派虽然一度猖狂,但最终妖不胜德,正义得到了伸张。3.
动画片里,妖不胜德,英雄们团结起来击败了邪恶势力。4.
传说中,妖不胜德,正义的力量总能战胜邪恶。5.
在游戏中,玩家们相信妖不胜德,最终战胜了强大的BOSS。6.
~”,总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俗话说妖不胜德的翻译
德语
Das Böse kann die Tugend nicht überwinden
日语
邪は正に勝てない
法语
Le mal ne peut pas triompher de la vertu
英语
Evil cannot prevail over virtue
妖不胜德的字意分解
yāo
1:(形声。从女,夭声。)。
2:同本义。
3:妖媚。淫邪,不正。
4:古称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
5:迷信传说中称害人的怪物。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èng
1:(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同本义。
3:战胜,打败。
4:胜过;超过。
5: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6:克制;制服。
7:上升。
8:特指名胜古迹。
9:容积单位。
10:古代妇女首饰。
11:胜利。
12:非常美好;美妙。
13:尽;完。
14:姓。
dé
1:(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同本义。
3:感激。
4:取得,获得。
5:道德,品行。
6:恩惠;恩德。
7:福。

妖不胜德,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āo bù shèng dé)。abcd式组合,妖不胜德意思是:形容邪恶的力量不能战胜正义的力量,强调正义必胜的理念。 强调正义的力量终将战胜邪恶,鼓励人们坚持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