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予有节的解释
形容在取用物品或接受帮助时,懂得适可而止,有节制,不贪婪。
出处
1.
《淮南子·本经训》:“取予有节,出入有时。”2.
出自《论语·述而》,原文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人引申为取予有节。寓意
强调在物质和人际交往中要懂得节制,保持适度,避免贪婪和浪费。
列子
1.
小明在自助餐厅里取予有节,只拿了自己能吃完的食物。2.
在朋友的帮助下,小红总是取予有节,不会过分依赖。3.
爷爷教导我们要在生活中取予有节,懂得节制。4.
在使用公共资源时,我们应该取予有节,避免浪费。5.
小丽在借用同学的文具时,取予有节,总是及时归还。取予有节的翻译
德语
mit Maß nehmen und geben
日语
適度に取ることと与えること
法语
prendre et donner avec modération
英语
take and give with moderation
取予有节的字意分解
qǔ
1:(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2:同本义。
3: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4:拿。
5:娶妻。
6:选取;选拔。
7:招致。
8:得到;取得。
9:攻取,夺取。
10:
11:会合,集合。
12:积畜。
13:
14:跑,疾走。
15:趋向。
16: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17: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jiē
1:——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jié
1:(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2: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3:骨节,节骨眼,关键。
4:节日,纪念日,也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5:气节;节操。
6:节令,节气。
7:节度。
8:礼节,有礼貌的行为。
9: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10:节拍,节奏。
11:由一整体分成的部分、段、区、片段或章节。
12:乐器名。拍板一类的乐器。
13:又如:节鼓(古乐器。形状似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14:减省。
15:节制;管束。
16:调节。
17:高峻的样子。

取予有节,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ǔ yǔ yǒu jié)。abcd式组合,取予有节意思是:形容在取用物品或接受帮助时,懂得适可而止,有节制,不贪婪。 强调在物质和人际交往中要懂得节制,保持适度,避免贪婪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