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内无患 wài nèi wú huàn

abcd式
拼音wài nèi wú huàn
注音ㄨㄞˋㄋㄚˋㄇㄛˊㄏㄨㄢˋ
繁体外内無患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外内无患的解释
形容外部和内部都没有祸患或威胁,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的和平稳定状态。
出处

1.

《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外内无患,则可以少安。'
寓意
强调内部和外部的和平与稳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列子

1.

公司经过一年的努力,外内无患,员工们都感到非常安心。

2.

这个社区经过治理,外内无患,居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3.

家庭和睦,外内无患,是我们追求的幸福生活。

4.

经过整改,学校的管理变得井井有条,外内无患。

5.

这个小镇经过重建,外内无患,游客们纷纷前来观光。

外内无患的翻译
德语
keine inneren oder äußeren Probleme
日语
内外に患いなし
法语
aucun problème interne ou externe
英语
no troubles from within or without
外内无患的字意分解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冂入。冂(jiōng)表示蒙盖,入表示进入之物,合而表示事物被蒙盖在里面。本义:入,自外面进入里面)。
2:同本义。
3:交入;接纳
nèi
1:里面。与“外”相对。
2: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3:室,内室,房室。
4:皇宫;帝王所居之处。
5:又。
6:妇女;女色。
7:古代泛称妻妾。后专称妻。
8:内心。
9:内脏。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huàn
1:(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2:同本义。
3:憎恶;讨厌;厌烦。
4:苦于。
5:祸患,祸害。
6:疾病;毛病。

外内无患,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ài nèi wú huàn)。abcd式组合,外内无患意思是:形容外部和内部都没有祸患或威胁,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的和平稳定状态。 强调内部和外部的和平与稳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