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偃武 xiū wén yǎn wǔ

abac式
拼音xiū wén yǎn wǔ
注音ㄒㄧㄡㄨㄣˊㄧㄢˇㄨˇ
繁体修文偃武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修文偃武的解释
形容以文治为主,停止武力行动,强调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出处

1.

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2.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修文偃武,礼之用也。'
寓意
倡导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强调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性。
列子

1.

公司内部矛盾通过沟通解决,大家修文偃武,相处融洽。

2.

家庭成员间出现分歧时,父母总是提倡修文偃武,和平解决。

3.

在学校,同学之间的小摩擦,班主任总是引导大家修文偃武。

4.

邻里之间有误会,老人们总是劝大家修文偃武,和睦相处。

5.

朋友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总是选择修文偃武,避免冲突。

6.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20回:“那时宋朝自从南渡以来,家国偏安,仅云小康,正是~之际,重的极是文人。”

修文偃武的翻译
德语
Kultur fördern und militärische Aktionen einstellen
日语
文を修めて武を偃す
法语
promouvoir la culture et cesser les actions militaires
英语
promote culture and cease military action
修文偃武的字意分解
xiū
1:(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2:同本义。
3:整修;修理。
4:兴建;建造。
5:整治。
6:实行;从事某种活动。
7:编纂;撰写;写。
8:设。置备。
9:循;遵循。
10:修订,修改,改正。
11:长。
12:高;大。
13:善;美好。
14:致送师长的酬金。
15:姓。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yǎn
1:(形声。从人,匽(yàn)声。本义:仰卧;仰)。
2:同本义。
3:停止;停息。
4:倒下;倒伏。
5:厕所。
6:古地名 。在今山东省费县南。
7:姓。
1:(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2:指干戈军旅之事。
3:士,兵,卒。
4: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5:舞蹈
6:足迹。
7:古州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8:金属打击乐器。
9:继承。
10:半步。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11:姓。

修文偃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ū wén yǎn wǔ)。abac式组合,修文偃武意思是:形容以文治为主,停止武力行动,强调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倡导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强调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