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大树的解释
比喻力量微小的人或物想要撼动强大的事物,形容不自量力,螳臂当车。
出处
1.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2.
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为'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后人引申为'蚍蜉撼大树'。寓意
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不要盲目地挑战强大的事物。
列子
1.
小明试图用一根小木棍推倒大树,结果被同学们笑话是蚍蜉撼大树。2.
他想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公司的运作方式,真是蚍蜉撼大树。3.
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仍然不放弃,简直是蚍蜉撼大树。4.
试图用小小的力量改变整个社会,简直是蚍蜉撼大树。5.
他想用微薄的资金打败大企业,真是蚍蜉撼大树。6.
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可笑不自量’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蚍蜉撼大树的翻译
德语
eine Ameise, die versucht, einen Baum zu erschüttern
日语
蟻が大木を揺さぶる
法语
une fourmi essayant de secouer un arbre
英语
an ant trying to shake a tree
蚍蜉撼大树的字意分解
pí
1:蚍蜉,一种大蚂蚁
2:蚍衃,植物名。即锦葵
3:喻微小的力量
fú
1:(形声。从虫,孚声。本义:蚍蜉:大蚂蚁) 同本义
hàn
1:(形声。从手,感声。本义:摇动;动摇) 同本义。
dà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蚍蜉撼大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í fú hàn dà shù)。abac式组合,蚍蜉撼大树意思是:比喻力量微小的人或物想要撼动强大的事物,形容不自量力,螳臂当车。 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不要盲目地挑战强大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