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之势 hǔ láng zhī shì

abac式
拼音hǔ láng zhī shì
注音ㄏㄨˋㄌㄤˊㄓㄕˋ
繁体虎狼之勢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虎狼之势的解释
形容形势凶猛,难以抵挡,常用来描述敌对势力的强大或局势的险恶。
出处

1.

《淮南子·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

2.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汉兵争入,争斫项王,多创,卒以兵解,项王遂死。汉王乃封项氏之从者,曰:“项羽已死,天下无虎狼之势矣。”'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强大且危险的形势时,需要保持警惕和智慧。
列子

1.

面对虎狼之势的对手,小明决定从容应对,寻找破绽。

2.

在比赛中,对手展现出虎狼之势,让观众感到紧张。

3.

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遭遇虎狼之势,不得不调整策略。

4.

面对虎狼之势的自然灾害,村民们团结一致,共同抗灾。

5.

在丛林探险中,探险队遇到了虎狼之势的野兽,不得不小心应对。

虎狼之势的翻译
德语
wilder Schwung
日语
虎狼の勢い
法语
élan féroce
英语
ferocious momentum
虎狼之势的字意分解
1:(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3:比喻残酷凶暴。
4:姓。
1:[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láng
1:(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2:同本义。
3:凶狠。
4: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shì
1:(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2:同本义。
3:力量;威力。
4:形势;情势。
5:姿态。
6:形状;样式;架式。
7: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8:人及动物的睾丸。
9: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0:势头;趋势;时机。
11:姓。

虎狼之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ǔ láng zhī shì)。abac式组合,虎狼之势意思是:形容形势凶猛,难以抵挡,常用来描述敌对势力的强大或局势的险恶。 提醒人们在面对强大且危险的形势时,需要保持警惕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