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厌高 shān bù yàn gāo

abac式
拼音shān bù yàn gāo
注音ㄕㄢㄅㄨˋㄧㄚㄍㄠ
繁体山不厭高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山不厌高的解释
比喻人不应满足于现状,应该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
出处

1.

汉·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

出自《孟子·尽心上》:'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寓意
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不满足于现状,勇于挑战更高的目标。
列子

1.

小明在学习上始终保持山不厌高的态度,不断挑战更难的题目。

2.

公司鼓励员工要有山不厌高的精神,积极提升自己的技能。

3.

在艺术创作中,画家坚持山不厌高的理念,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4.

运动员们在训练中表现出山不厌高的决心,力求突破自己的极限。

5.

志愿者们在服务社区时,秉持山不厌高的信念,努力做得更好。

山不厌高的翻译
德语
der Berg ist nicht müde, hoch zu sein
日语
山は高くなることを厭わない
法语
la montagne ne se lasse pas d'être haute
英语
the mountain is not tired of being high
山不厌高的字意分解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2:泛指压制;抑制。
3: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
4:堵塞。
yàn
1:(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2:饱,满足
3:憎恶;嫌弃。
gāo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2:同本义。
3:等级在上,超越流俗或标准。
4:敬称,称别人的事物。
5:空泛,不切实际。
6:年长,年老。
7:高大;远大;盛大。
8:声调激越。
9:
10:肥沃,膏腴。
11:甘美。
12:由下至上的距离。
13:高处。
14:膏肓,古代医学指心下。
15:泛指城外,野外。
16:加高,提高。
17:尊崇,敬重。
18:远离,隐居。
19:姓。

山不厌高,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n bù yàn gāo)。abac式组合,山不厌高意思是:比喻人不应满足于现状,应该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 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不满足于现状,勇于挑战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