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饥挨饿的解释
形容忍受饥饿,生活困苦。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艰难条件下仍然坚持的生活状态。
出处
1.
余华《活着》:“她每天提着篮子去挖野菜,身体本来就有病,又天天忍饥挨饿,那病真让医生说中了,越来越重。”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这里宝玉和凤姐儿、平儿、袭人、香菱等五六个人,吃了饭,宝玉因记挂着林黛玉的病,饭后便要过来看看。凤姐儿因说:‘去瞧瞧也使得,只别呆呆的坐着。回来又该惹人笑话,说你又是个痴情种子了。’宝玉笑着说:‘我知道,我不呆坐的。’说着,便和袭人一同出了门。到了潇湘馆,黛玉已吃了饭,歪在床上,正要忍饥挨饿地等宝玉来。见他来了,便说:‘你来的正好,我正等着你呢。’”寓意
强调在困难条件下生活的艰辛,提醒人们珍惜现有的生活条件。
列子
1.
在山区支教的志愿者们常常要忍饥挨饿,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2.
为了完成学业,贫困家庭的学生们不得不忍饥挨饿地度过许多日子。3.
探险队在荒漠中迷路了,只能忍饥挨饿地等待救援。4.
在战争年代,许多难民忍饥挨饿地逃离家园。5.
为了减肥,她每天忍饥挨饿,坚持自己的计划。6.
钱花完了,只好~。忍饥挨饿的翻译
德语
Hunger leiden
日语
飢えに耐える
法语
souffrir de la faim
英语
suffer from hunger
忍饥挨饿的字意分解
rěn
1:(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2:同本义。
3:抑制; 克制。
4:愿意; 舍得。
5:认识,识别。
6:坚韧。
7:残忍;忍心;狠心。
8:怎;岂。
9:姓。
jī
1:(形声。从食,幾(jī)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2:同本义。
3:(“飢”与“饑”的区别在于,“飢”指肚子饿,“饑”指饥荒。在先秦不相混同,到后来才逐渐通用。“飢”、“饑”现在均简化为“饥”)。
4:吃不饱。
5:荒年,五谷无收。
6:古国名。
7:姓。
è
1:(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2:同本义 。与“饱”相对。
3:使受饿;感到饥饿。

忍饥挨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rěn jī ái è)。abcd式组合,忍饥挨饿意思是:形容忍受饥饿,生活困苦。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艰难条件下仍然坚持的生活状态。 强调在困难条件下生活的艰辛,提醒人们珍惜现有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