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不一 cēn cī bù yī

abcd式
拼音cēn cī bù yī
注音ㄘㄢㄘㄅㄨˋㄧ
繁体參差不一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参差不一的解释
形容事物参差不齐,情况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律。
出处

1.

《南齐书·礼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隋书·后妃传》:“周公定礼,内职始备列焉。秦、汉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载之详矣。齐、梁以降,历魏暨周,废置益损,参差不一。”

2.

出自《诗经·邶风·式微》中的“式微,式微,胡不归?”后人用“参差不一”来形容事物不一致的现象。
寓意
提醒人们要接受和尊重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列子

1.

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评价参差不一,有人觉得有趣,有人觉得无聊。

2.

这批货物的质量参差不一,有些产品很好,有些却存在瑕疵。

3.

各地的风俗习惯参差不一,令人大开眼界。

4.

这些书的厚度参差不一,有的很厚,有的很薄。

5.

街上的建筑物参差不一,有高楼大厦,也有低矮的平房。

6.

《南齐书·礼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隋书·后妃传》:“周公定礼,内职始备列焉。秦、汉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载之详矣。齐、梁以降,历魏暨周,废置益损,参差不一。”

参差不一的翻译
德语
unterschiedlich
日语
まちまち
法语
varié
英语
varied
参差不一的字意分解
cān
1:(本义见shēn音)。
2:加入。
3:参与(亦作“参予”“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
4:领悟;琢磨。
5:检验。
6: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
7:弹劾,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
cēn
sān
1:即三。
shēn
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chā
1:(会意。小篆,从左(手)。本义:失当;错;相差) 同本义。
2:区别。
chà
chāi
1:指派;派遣。
2:选择。
chài
1:病愈
1:限度;界限。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参差不一,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cēn cī bù yī)。abcd式组合,参差不一意思是:形容事物参差不齐,情况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律。 提醒人们要接受和尊重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