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相之士 pí xiàng zhī shì

abcd式
拼音pí xiàng zhī shì
注音ㄆㄧˊㄒㄧㄤˋㄓㄕˋ
繁体皮相之士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皮相之士的解释
指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能深入了解其本质的人。
出处

1.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哉!’”

2.

出自《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后人引申为只看表面的人。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列子

1.

他总是对新事物评头论足,却只是皮相之士。

2.

不要做皮相之士,应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3.

面对复杂的问题,不能只做皮相之士,需要全面分析。

4.

她批评别人时总是皮相之士,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5.

在学习中,不能做皮相之士,要注重理解和应用。

皮相之士的翻译
德语
oberflächliche Person
日语
表面的人
法语
personne superficielle
英语
superficial person
皮相之士的字意分解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同本义。
3:兽皮。
4:皮毛;皮革。
5: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shì
1:(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同本义。
3:将领。
4:兵士;武士。
5: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7: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8: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9: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10:知识分子的通称。
11: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12: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13: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14:作官

皮相之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í xiàng zhī shì)。abcd式组合,皮相之士意思是:指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能深入了解其本质的人。 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