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清风的解释
形容林中树下吹来的清凉微风,常用来比喻清新自然的环境或心境。
出处
1.
《天雨花》第一回:“我思女子之中,若通些文艺,必竟脱俗,就是不美,自有一种文雅可观,料不是油盐酱醋的恶气。必然言谈举止,都带些林下清风。”2.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虽然诗中未直接提及此成语,但描绘了类似的清新自然的意境。寓意
表达一种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强调心灵的平静和舒适。
列子
1.
在炎热的夏天,公园里的林下清风让人感到无比舒适。2.
每当心情烦躁时,她总喜欢到郊外感受林下清风。3.
散步在小路上,感受着林下清风,所有的烦恼似乎都烟消云散。4.
在露营地,孩子们在林下清风中嬉戏玩耍。5.
坐在树荫下,享受着林下清风,品尝一杯香茶,别有一番风味。林下清风的翻译
德语
kühle Brise unter den Bäumen
日语
木陰の涼風
法语
brise fraîche sous les arbres
英语
cool breeze under the trees
林下清风的字意分解
lín
1:(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同本义。
3: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4: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5:众多的样子。
6:姓。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qīng
1:(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同本义。与“浊”相对。
3:清洁;洁净;纯洁。
4:清明。
5:清凉。
6:清冷,凄清。
7:清平;太平。
8:寂静。
9:清雅高尚。
10:清白。
11:清静;恬静。
12:清正。
13:清廉。
14: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15:清香、清馨、清醇。
16:无余。
17:纯粹。
18: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19:滤去酒糟的甜酒。
20:粪槽,厕所。
21:清除。
22: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23:姓。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林下清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ín xià qīng fēng)。abcd式组合,林下清风意思是:形容林中树下吹来的清凉微风,常用来比喻清新自然的环境或心境。 表达一种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强调心灵的平静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