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业游民 wú yè yóu mín

abcd式
拼音wú yè yóu mín
注音ㄇㄛˊㄧㄝˋㄧㄡˊㄇㄧㄣˊ
繁体無業游民
感情贬义
近义词
  • 流浪汉
  • 乞丐
  • 流民
反义词
无业游民的解释
指没有固定职业,到处流浪的人,常带有贬义,形容生活无着落的状态。
出处

1.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他说这班都是无业游民,往往有打个半死的。”

2.

出自《汉书·游侠传》:'无业游民,往往而聚。'
寓意
提醒人们要努力工作,避免成为社会负担。
列子

1.

小王失去了工作,成为了无业游民,只能靠亲友接济生活。

2.

街头常常能看到一些无业游民,他们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

3.

由于经济不景气,越来越多的人沦为无业游民。

4.

他不想成为无业游民,于是努力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5.

无业游民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6.

我们要注意这些~的动向。

无业游民的翻译
德语
Landstreicher
日语
浮浪者
法语
vagabond
英语
vagrant
无业游民的字意分解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1:(象形。从丵(zhuó),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2:版,大版。
3:古代覆在悬挂钟、鼓等乐器架横木上的装饰物,刻如锯齿形,涂以白色。
4:筑墙版。
5:古代书册之版。
6:亦指写字用的业版。
7:学业。
8:事业;功业。
9:家业,产业。
10:职业。
11:罪孽。
12:使从事于,以…为职业。
13:使成业或乐业。
14:已经。
yóu
1:(形声)。
2:同本义。
3:江河的一段。
4:鸟媒,猎人驯养用以招引野鸟的家鸟。
5:古水名 。淮河下游分支。由今江苏省涟水县、灌南县至连云港市入黄海。
6:人或动物在水里浮行或潜泳。
7:流动,不固定。
8:遨游;游览;游玩,优游逍遥。
9:结交;交游。
10:游说;宣扬。
11:孝察,学习。
12:出访。
13:姓。
mín
1:(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同本义。
3:泛指人。
4:民间的。

无业游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ú yè yóu mín)。abcd式组合,无业游民意思是:指没有固定职业,到处流浪的人,常带有贬义,形容生活无着落的状态。 提醒人们要努力工作,避免成为社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