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良为盗的解释
指诬陷好人,说成是盗贼。比喻无中生有地诬蔑好人。
出处
1.
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据尔所供,一无实迹,难道本衙门诬良为盗不成!”2.
出自《汉书·王章传》,原句为“诬良为盗,罪不容诛。”寓意
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他人的名誉,避免无中生有的诬陷。
列子
1.
他因为嫉妒同事的工作表现,竟然诬良为盗,实在是令人不齿。2.
小明被同学诬良为盗,偷了班费,这让他非常委屈。3.
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他居然诬良为盗,真是卑鄙。4.
她因为拒绝了追求者的请求,就被诬良为盗,真是无中生有。5.
公司内部斗争激烈,有人竟然诬良为盗,陷害同事,真是令人气愤。6.
只说刘大老爷到了常熟县任上,不到一年就闹了一起诬良为盗的案子。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八十四回诬良为盗的翻译
德语
einen guten Menschen fälschlich des Diebstahls beschuldigen
日语
善人を盗人と偽って訴える
法语
accuser faussement un honnête homme de vol
英语
to falsely accuse a good person of theft
诬良为盗的字意分解
wū
1:欺骗。
2: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3:抹杀。
4:冤屈。
liáng
1:(形声。本义:善良)。
2:同本义。
3:良好;美好。
4:优秀。
5:和悦;和善。
6:长,久;深。
7:诚实,信实。
8:很,甚,极其,非常。
9:确实;果然。
10:首;头。
11:首领;首长。
12:坟墓。
13:认为好。
14:能够。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dào
1:(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2:同本义。
3:抢掠劫持。
4:私通。
5: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
6:抢劫财物的人,强盗。
7:偷偷地,暗中地。

诬良为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ū liáng wèi dào)。abcd式组合,诬良为盗意思是:指诬陷好人,说成是盗贼。比喻无中生有地诬蔑好人。 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他人的名誉,避免无中生有的诬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