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后代 zǐ sūn hòu dài

abac式
拼音zǐ sūn hòu dài
注音ㄗˋㄙㄨㄣㄏㄡˋㄉㄞˋ
繁体子孫後代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子孙后代的解释
指子女、孙辈以及后代,泛指后代子孙。
出处

1.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2章:“树活皮,人活脸,他金家的子孙后代都成了众人唾骂的对象!”

2.

出自《论语·学而》:'祖宗虽远,祭之如在;子孙虽愚,敬之如神。' 后演变成表示后代的成语。
寓意
强调对后代的关心和责任,传达一种长远的眼光和家族延续的理念。
列子

1.

他为子孙后代着想,决定保护好环境。

2.

祖先们留下的遗产将惠及子孙后代。

3.

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必须努力工作。

4.

她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5.

他们种下的树木将成为子孙后代的财富。

6.

我们要对~负责。

子孙后代的翻译
德语
Nachkommen
日语
子孫
法语
descendants
英语
descendants
子孙后代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sūn
1:(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2:同本义。
3: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4:泛指后代子孙。
5:脉络的细小分支。
6:再生或孳生的植物。
7:姓。
hòu
1:(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同本义。
3:帝王的妻子。
4:古代指列国诸侯。
5: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6: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7:(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8:同本义。
9:承继。
10:后代,子孙。
11:次序在后。
12: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13:后面,位置在后。
dài
1:(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yì)声。本义:更迭,代替)。
2:同本义。
3:父子相继为“代”、“世代”。
4:(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世”,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将“世”写成“代”,后人一直沿用)。
5: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
6:朝代。
7: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

子孙后代,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ǐ sūn hòu dài)。abac式组合,子孙后代意思是:指子女、孙辈以及后代,泛指后代子孙。 强调对后代的关心和责任,传达一种长远的眼光和家族延续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