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端邪说的解释
指与正统思想、宗教信仰或主流观点相悖的言论或学说,常带有贬义,形容异端邪说。
出处
1.
《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若异端邪说释老之学。”2.
源于佛教用语,指与正统佛教教义相悖的学说,后泛指任何与主流思想相悖的言论。寓意
警示人们要警惕与主流思想相悖的言论,维护正统思想和社会稳定。
列子
1.
他总是散布一些异端邪说,引起了大家的反感。2.
小王对异端邪说深信不疑,结果被大家孤立。3.
在讨论中,他提出的观点被认为是异端邪说。4.
异端邪说在小镇上流传,引起了人们的不安。5.
为了避免异端邪说的影响,学校加强了思想教育。6.
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曾被当时的宗教势力看成是~,受到野蛮的压制。异端邪说的翻译
德语
Ketzerei
日语
異端邪説
法语
hérésie
英语
heresy
异端邪说的字意分解
yì
1:(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同本义。
3:不同。
4:其他,别的。
5:护翼。
6:区别;分开。
7:觉得奇怪;诧异。
8:恭敬。
9:辅助。
10: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11:指特殊本领、才能。
duān
1:(形声。从立,耑(duān)声。本义:站得直)。
2:同本义。
3:端正。引申为正直。
4: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
5:首;顶端。
6:头绪。
7:事由;原委。
8:周代礼服。
9:办法。
10:究竟;到底。
xié
1:(形声。从邑,牙声。本义:琅邪郡。字亦作琊)。
2:不正当,不正派。
3:异常。妖异怪诞。
4:品行不正的人。
5:中医指邪气 。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
yé
1:(mòyé)。
2:古同疑问词“耶”。
shuō
1:(形声。从言,兑(duì)声。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2:同本义。
3:谈说,讲说。
4:告知;告诉。
5:评议;谈论。
6:劝告;责备。
7:学说;观点;言论。
8: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9:指说书。
10: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shuì
1:说服;劝说。
tuō
1:解脱。
yuè
1:古语的读法。

异端邪说,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duān xié shuō)。abcd式组合,异端邪说意思是:指与正统思想、宗教信仰或主流观点相悖的言论或学说,常带有贬义,形容异端邪说。 警示人们要警惕与主流思想相悖的言论,维护正统思想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