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之盗的解释
比喻那些看似喧闹却毫无实质内容或价值的言行。出自《庄子·秋水》,原意是指犬吠盗贼时的吵闹声并不能真正阻止盗贼的行为。
出处
1.
《史记·酷吏列传》:“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2.
出自《庄子·秋水》:'且夫犬吠之盗,盗之过者乎?'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重实际行动和效果,不要只停留在表面上的喧闹和无效的努力。
列子
1.
小明每次考试前总喜欢大张旗鼓地复习,但最后成绩总是平平,真是犬吠之盗。2.
他每次开会都喜欢夸夸其谈,但实际做出的贡献却很少,真是犬吠之盗。3.
这个项目组的成员整天讨论方案,却迟迟没有实际进展,真是犬吠之盗。4.
每次聚会他都喜欢吹嘘自己的成就,但大家都知道他是在犬吠之盗。5.
她总是喜欢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自己的生活,但实际上她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精彩,真是犬吠之盗。犬吠之盗的翻译
德语
gegen einen Dieb bellen
日语
犬が盗賊に吠える
法语
aboyer contre un voleur
英语
barking at a thief
犬吠之盗的字意分解
quǎn
1:(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2: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3:称自己的儿子(谦称)。
fèi
1:(会意。从犬,从口。本义:狗叫)。
2:同本义。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dào
1:(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2:同本义。
3:抢掠劫持。
4:私通。
5: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
6:抢劫财物的人,强盗。
7:偷偷地,暗中地。

犬吠之盗,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quǎn fèi zhī dào)。abcd式组合,犬吠之盗意思是:比喻那些看似喧闹却毫无实质内容或价值的言行。出自《庄子·秋水》,原意是指犬吠盗贼时的吵闹声并不能真正阻止盗贼的行为。 提醒人们要注重实际行动和效果,不要只停留在表面上的喧闹和无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