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其不意的解释
指趁对方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或采取行动。
出处
1.
《孙子·虚实》:“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三国·魏·曹操注:“出空击虚,避其所守,击其不意。”2.
《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后演变为'击其不意'。寓意
强调出其不意的策略和战术,提醒人们在竞争或对抗中要善于把握时机。
列子
1.
小明在捉迷藏游戏中,击其不意地从藏身之处跳出来,吓了大家一跳。2.
在捉迷藏游戏中,小红击其不意地从藏身之处跳出来,吓了大家一跳。3.
在捉迷藏游戏中,小刚击其不意地从藏身之处跳出来,吓了大家一跳。4.
在捉迷藏游戏中,小丽击其不意地从藏身之处跳出来,吓了大家一跳。5.
在捉迷藏游戏中,小强击其不意地从藏身之处跳出来,吓了大家一跳。6.
是时,世宗新即位,以谓旻幸周有大丧,而天子新立,必不能出兵,宜自将以~。 ★《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旻》击其不意的翻译
德语
jemanden überrumpeln
日语
不意打ち
法语
prendre quelqu'un par surprise
英语
catch someone off guard
击其不意的字意分解
jī
1:(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2:同本义。
3:攻击;攻打。
4:碰撞;接触。
5:杀;搏杀。
jī
1:周年。
qí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7:也许;大概。
8:表示祈使。当,可。
9:将,将要。
10:表示诘问
11:极,甚。
12:如果,假设。
13:或许;大概。
14:还是。表选择。
15:又。
16:用作语助。
17: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18: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19:又。
20: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ì
1:(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同本义。
3: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4:胸怀;内心。
5:情意;感情。
6:意气; 气势。
7:意图。
8:神情、态度。
9:意料;猜测。
10:怀疑。

击其不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ī qí bù yì)。abac式组合,击其不意意思是:指趁对方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或采取行动。 强调出其不意的策略和战术,提醒人们在竞争或对抗中要善于把握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