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已去的解释
形容大局已定,无法挽回,通常指形势对某一方不利,已经到了无法改变的程度。
出处
1.
宋·朱熹《朱子谏类》卷五十一:“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2.
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孔明曰:‘大势已去,不可复追。’”寓意
提醒人们要及时调整策略,避免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列子
1.
比赛最后几分钟,球队大势已去,只能接受失败的结果。2.
公司内部矛盾不断,管理层意识到大势已去,决定重组。3.
看到对方已经准备充分,他知道大势已去,只能退让。4.
项目进展缓慢,资金链断裂,大势已去,无法继续推进。5.
经过几轮谈判,双方关系破裂,大势已去,再无合作可能。6.
纣王看见,不觉大惊,知~,非人力可挽。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大势已去的翻译
德语
die Situation ist hoffnungslos
日语
大勢は去った
法语
la situation est désespérée
英语
the situation is hopeless
大势已去的字意分解
dà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shì
1:(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2:同本义。
3:力量;威力。
4:形势;情势。
5:姿态。
6:形状;样式;架式。
7: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8:人及动物的睾丸。
9: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0:势头;趋势;时机。
11:姓。
yǐ
1:(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同本义。
3:完成,完毕。
4:治愈。
5:已经 ——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6:太 ——表示程度。
7:又 ——表示行为的频率。
8:最终,终归。
9:已而,然后。
qù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
7:赶走;打发走。
8:抛弃,舍弃。
9:去世,死亡。
10: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11:逃离,逃亡。
12:驱逐。
13:胆小,畏缩。
14: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15: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大势已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shì yǐ qù)。abcd式组合,大势已去意思是:形容大局已定,无法挽回,通常指形势对某一方不利,已经到了无法改变的程度。 提醒人们要及时调整策略,避免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