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的解释
衣食住行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包括衣着、饮食、居住和出行四个方面,常用来概括生活中的必需品和基本活动。
出处
1.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三讲:“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2.
语出《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知本,则知衣食住行之不可不齐也。' 后人简称为'衣食住行'。寓意
强调生活的基本要素,提醒人们关注和改善日常生活条件。
列子
1.
在城市生活中,衣食住行都需要花费不少的金钱。2.
为了改善衣食住行条件,他努力工作,积攒每一分钱。3.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越来越高。4.
这个小镇的衣食住行条件非常落后,需要政府的关注和改善。5.
她在异国他乡,独自打拼,衣食住行全靠自己。6.
前后相继约两个世纪,~相互影响,极为显著。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齐张肃俗墓》衣食住行的翻译
德语
Essen, Kleidung, Wohnen und Verkehr
日语
衣食住行
法语
alimentation, habillement, logement et transport
英语
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衣食住行的字意分解
yī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同本义。
3: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yì
1:穿衣。
2:遮盖;包扎。
3:依靠
shí
1:(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2:同本义。
3:粮食。
4:食物的通称。
5:食禄,俸禄。
6: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7:亏损
8:特指日蚀或月蚀。
9:吃。
10: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11:享受;受。
12:垦耕。
13:背弃。
14:接受,采纳。
15:祭献,享祀。
sì
1:拿东西给人吃
2:饲养 ;喂养;供养。
3:宴请。
yì
1:——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zhù
1:(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2:同本义(站住)。
3:停止。
4:暂居;居住。
5:又。
6:住宿;过夜。
7:保留。
8:做动词的补语。
9:表示牢固或稳当。
10:表示停止或静上。
11:跟“得”或“不”连用。表示能否胜任或能否够得上。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衣食住行,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shí zhù xíng)。abcd式组合,衣食住行意思是:衣食住行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包括衣着、饮食、居住和出行四个方面,常用来概括生活中的必需品和基本活动。 强调生活的基本要素,提醒人们关注和改善日常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