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竹调丝的解释
形容对事物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态度。原指演奏竹笛时对音调的细微调整,现多用于形容对某一技艺或工作的认真和细致。
出处
1.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品竹调丝,称商换羽。”2.
出自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原文为“品竹调丝,细入毫芒”。寓意
强调对细节的重视和追求完美的精神,鼓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
列子
1.
他在制作手工艺品时,总是品竹调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2.
她在烹饪时,品竹调丝,确保每道菜的味道都恰到好处。3.
为了让乐曲更加完美,音乐家们品竹调丝,反复练习。4.
他修复古董时,品竹调丝,生怕损坏了任何一个部件。5.
在编写程序时,他品竹调丝,确保每一行代码都准确无误。6.
安得海是个阉人,要娈童妙女何用?我却不解。~,悠扬不绝。 ★蔡东蕃《清史演义》第七十七回品竹调丝的翻译
德语
Feinabstimmung
日语
微調整
法语
ajustement fin
英语
fine-tuning
品竹调丝的字意分解
pǐn
1:(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同本义。
3:齐一,相同。
4:事物的种类。
5:等级。
6: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7:格调。
8:法式, 法则。
9: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0: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1:评价,衡量。
12:姓。
zhú
1:(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3:竹简。
4: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5:竹林。
diào
1:(形声。从言,周声。(tiáo)本义:声音调和;协调)。
2:选拔或提拔官吏。
3:征用,提取,征发。
4:调动。
5:计算;调查。
6:
7:格调,人的才气风格 。
tiáo
1:(形声。从言,周声。本义:和谐;协调) 同本义。
2:调节。
3:驯服;训练。
4:调治;调养(调治保养)。
5:嘲笑。
6:搀合 。
7:经搅拌、摇晃。
8:调节音高或使之入调 。
9:演奏。
10:调济。
11:调戏。
12:掷;丢。
13:耍 。
14:调弄,弹奏。
15:烹调,调味。
zhōu
1:清晨,早晨
sī
1:(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2:同本义。
3: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4:线。
5:丝织品。
6: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7: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8:缫丝;纺丝。
9: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10:长度或重量的微量。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11: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品竹调丝,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ǐn zhú diào sī)。abcd式组合,品竹调丝意思是:形容对事物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态度。原指演奏竹笛时对音调的细微调整,现多用于形容对某一技艺或工作的认真和细致。 强调对细节的重视和追求完美的精神,鼓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