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饰太平的解释
指用粉饰的手段掩盖矛盾和问题,表面上装出太平无事的假象。
出处
1.
宋·苏轼《再上皇帝书》:“岂有别生义理,曲加粉饰而能欺天下哉。”2.
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只顾粉饰太平,不顾百姓死活。”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逃避现实,要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
列子
1.
公司内部问题重重,但领导却粉饰太平,不愿面对现实。2.
小区物业管理混乱,业主们不满,但物业公司只知道粉饰太平。3.
明知道项目进度落后,项目经理却在汇报中粉饰太平。4.
家庭矛盾日益严重,夫妻双方却在亲友面前粉饰太平。5.
学校教学质量下降,但校方在家长会上依然粉饰太平。6.
有着~的职责的人们是可原谅的,因为他们也有理由麻木。 ★闻一多《可怕的冷静》粉饰太平的翻译
德语
die Situation schönen
日语
粉飾太平
法语
enjoliver la situation
英语
gloss over the situation
粉饰太平的字意分解
fěn
1:(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2:同本义。
3:妆饰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红色者。
4:用米、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5:研成粉末;粉碎。
6:白色的;带白色的;粉红色的。
shì
1:(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
2:同本义。
3:装饰;修饰。
4:掩饰,粉饰。
5:表扬,奖励。
6:整饬;整治。
7:饰物,装饰品。
tài
1:(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2: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3:身分最高或辈数更高的。
4:大的,广大的。
5:古代记数有所超过称“太”。
6:安宁的,秩序正常的。也作“泰”。
7:亨通;顺利。
8:泰阶,星名,即三台。又比喻三公。
9:过于;过分。
10:又。
píng
1:(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2:同本义。
3:平坦,没有高低凹凸。
4:平安;太平。
5:均平;齐一。
6:均等。
7:平允,公正。
8:平地,平整土地。
9:平定;平息。
10:评论。
11:媾和;和好。
12:标准。

粉饰太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ěn shì tài píng)。abac式组合,粉饰太平意思是:指用粉饰的手段掩盖矛盾和问题,表面上装出太平无事的假象。 提醒人们不要逃避现实,要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