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 yǒu jiào wú lèi

abcd式
拼音yǒu jiào wú lèi
注音ㄧㄡˋㄐㄧㄠˋㄇㄛˊㄌㄟˋ
繁体有教無類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不分贵贱
  • 人人平等
  • 机会均等
反义词
  • 贵贱有别
  • 等级森严
  • 特权教育
有教无类的解释
指的是教育没有贵贱贫富等阶级的界限,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强调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
出处

1.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2.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寓意
强调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性,倡导教育机会均等。
列子

1.

学校秉持有教无类的原则,欢迎所有学生入学。

2.

在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下,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3.

老师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对待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

4.

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有教无类,让更多人享有教育资源。

5.

有教无类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确保教育公平。

6.

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 ★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有教无类的翻译
德语
Bildung ohne Diskriminierung
日语
教育無差別
法语
éducation sans discrimination
英语
education without discrimination
有教无类的字意分解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jiāo
1: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2:使;令;让。
jiào
1:(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同本义。
3:叫;让。
4:教育;教材。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lèi
1:(形声。从犬,頪(lèi)声。从“犬”,因犬种类最相似。本义:种类)。
2:同本义。
3:又。
4:族类。
5:事例;条例。
6:缺点,毛病。
7:古祭名,祭天。
8:相似;像。
9:又。
10:类比;类推。
11:偏,不平。
12:大抵;大都。

有教无类,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ǒu jiào wú lèi)。abcd式组合,有教无类意思是:指的是教育没有贵贱贫富等阶级的界限,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强调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 强调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性,倡导教育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