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 jī shān zhī zhì

abac式
拼音jī shān zhī zhì
注音ㄐㄧㄕㄢㄓㄓˋ
繁体箕山之志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远大志向
  • 高远志向
  • 宏伟志向
反义词
  • 鼠目寸光
  • 短视近利
  • 小富即安
箕山之志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常用来赞美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出处

1.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2.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为:“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箕山之志,伯夷之节也。’
寓意
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
列子

1.

他从小就有箕山之志,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2.

即使面临种种困难,他依然保持着箕山之志,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3.

在毕业典礼上,老师鼓励学生们要有箕山之志,勇敢追逐自己的理想。

4.

她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箕山之志,希望有一天能环游世界。

5.

这个年轻人有着箕山之志,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6.

文帝问曰:‘闻有~,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 ★《晋书·向秀传》

箕山之志的翻译
德语
hohe Ziele
日语
高邁な志
法语
aspirations élevées
英语
lofty aspirations
箕山之志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竹,其声。本义: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2:同本义。
3:畚箕。用竹篾、柳条等制成的清除垃圾的器具。
4:星宿名 ,指箕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颗。
5:箕踞 。古人席地而坐,伸开两腿坐着,形状如簸箕。
ji
1:——见“簸箕”(bòji)。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zhì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3:心情。
4:神志。
5:旗帜。
6:皮肤上生的班痕
7:有志;立志;专心。
8:记着。
9:向慕。
10:记载,记录。
11:叙述。
12:(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13:同本义。
14:记录。
15:做记号。
16:又。
17:标记;记号。

箕山之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ī shān zhī zhì)。abac式组合,箕山之志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常用来赞美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