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仁行违 sè rén xíng wéi

abcd式
拼音sè rén xíng wéi
注音ㄙㄜˋㄖㄣˊㄏㄤˊㄨㄟˊ
繁体色仁行違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色仁行违的解释
形容行为举止不符合道德或法律规范,通常带有贬义。
出处

1.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2.

出自《论语·颜渊》:'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后引申为行为违反道德规范。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
列子

1.

他因为色仁行违被邻居们指责,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

2.

小明的行为越来越色仁行违,父母为此感到非常头疼。

3.

公司发现员工色仁行违,立即将其开除以维护企业形象。

4.

她对朋友的色仁行违感到失望,决定不再与之来往。

5.

班主任严肃批评了几个色仁行违的学生,要求他们改正行为。

6.

见~,先德后贼,如王莽辈者。 ★唐·白居易《有木诗》序

色仁行违的翻译
德语
unmoralisches Verhalten
日语
不道徳な行動
法语
comportement immoral
英语
immoral behavior
色仁行违的字意分解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7: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8: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9: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10:风景;景观。
11:天色。
12:生气;变脸。
13:惊惧。
shǎi
rén
1:(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3:有德者之称。
4:旧指有仁德的人。
5: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6:完美的道德。
7:仁政。
8:恩惠。
9:同情, 怜悯。
10:人。
11:古县名。
12:水名。
13: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
14:温润。
15:亲爱。
16:同情;怜悯。
17:思念。
18:姓。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wéi
1:(形声。从辵(chuò),韦声。本义:离开;背离)。
2:同本义。
3:避开。
4:违背;违反。
5:恨。

色仁行违,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è rén xíng wéi)。abcd式组合,色仁行违意思是:形容行为举止不符合道德或法律规范,通常带有贬义。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