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可归的解释
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或家园,形容流浪或无处安身的状态。
出处
1.
唐·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如无家可归者,给田宅,使得存济。”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寓意
提醒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列子
1.
失去工作后,他无家可归,只能露宿街头。2.
地震后,许多人无家可归,只能暂时住在临时避难所。3.
因为战争,难民们无家可归,不得不背井离乡。4.
失去父母的孩子无家可归,只能寄养在亲戚家。5.
经济危机导致许多人无家可归,生活陷入困境。6.
寺僧见了他无了根蒂,渐渐怠慢,不肯相留。要回故乡,已此~。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无家可归的翻译
德语
obdachlos
日语
ホームレス
法语
sans-abri
英语
homeless
无家可归的字意分解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gū
1:
jie
1:词尾。
kě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kè
guī
1:(会意。从止,从婦省。本义:女子出嫁)。
2:同本义。
3:返回,回来。
4:归还。
5:辞官回家。
6:死。
7:合并;归依;归属;归到一处。
8:趋向;归向。
9:结算。
10:(kuì)。饷,赠送。
11:羞惭。
kuì

无家可归,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wú jiā kě guī)。abcd式组合,无家可归意思是: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或家园,形容流浪或无处安身的状态。 提醒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