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忧臣辱 zhǔ yōu chén rǔ

abac式
拼音zhǔ yōu chén rǔ
注音ㄓㄨˋㄧㄡㄔㄣˊㄖㄨˇ
繁体主憂臣辱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主忧臣辱的解释
形容臣子为君主担忧而感到羞辱,表达忠臣对君主的忠诚和责任感。
出处

1.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原文为:“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寓意
强调忠诚和责任感,体现对上级的关心和支持。
列子

1.

当老板遇到困难时,员工们主忧臣辱,纷纷提出解决方案。

2.

在家庭中,孩子们看到父母劳累的样子,主忧臣辱地帮忙做家务。

3.

朋友遇到麻烦时,他主忧臣辱,竭尽全力帮忙解决。

4.

在团队中,当领导面临挑战时,成员们主忧臣辱,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5.

在学校里,当老师遇到问题时,学生们主忧臣辱,主动提出建议。

6.

清·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固以~,金革之义,不敢控辞;亦缘与将军知契素深,相须如左右手,倘得凭先声。”

主忧臣辱的翻译
德语
Die Sorge des Herrschers ist die Schande des Ministers
日语
主の憂いは臣の恥
法语
L'inquiétude du souverain est la honte du ministre
英语
The ruler's worry is the minister's shame
主忧臣辱的字意分解
zh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3: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又。
5: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6:公主的简称。
7:主人;东道主。
8: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9:长官;首脑,首长。
10: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11:事主,指当事人。
12:事物的根本。
13:又。
14:死人的牌位。
15:上帝。
16: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17:主持;掌管。
18:支持,提倡,主张。
19:寄住在。
20:注重。
21:保持。
22:主持婚约。
23:预示。
24:存心;萌生。
25:姓。
zhù
1:件,桩。
2:灌入
yōu
1:(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2: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3:忧患,祸患。
4:姓。
ch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2:同本义。
3:君主制时的官吏。
4:君主制时的高级官员;大臣。
5:古人自称。
6:古代大臣对君的自称。
7:对父的自称。
8:对一般人的自称。表示自谦。
9:臣服。
1:(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2:使…受辱;侮辱。
3:埋没。
4:谦词。承蒙。
5:压下去,挫。
6:隆重;厚。
7:黑。
8:湿润。

主忧臣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ǔ yōu chén rǔ)。abac式组合,主忧臣辱意思是:形容臣子为君主担忧而感到羞辱,表达忠臣对君主的忠诚和责任感。 强调忠诚和责任感,体现对上级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