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伏腊的解释
岁时伏腊指的是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和祭祀活动,包含岁时(年节)、伏(夏至后的三个庚日)、腊(年终的祭祀)。
出处
1.
《旧唐书·张九龄传》:“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2.
出自《礼记·月令》,其中提到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和祭祀活动。寓意
强调传统文化中的节日和祭祀的重要性,体现对时间和生活的敬畏。
列子
1.
每逢岁时伏腊,村里的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庆祝,热闹非凡。2.
岁时伏腊是家人团聚的好时机,我们总是准备丰盛的晚餐。3.
在岁时伏腊期间,传统的祭祀活动让大家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4.
岁时伏腊是我们回顾一年得失的好机会,总是充满感恩。5.
岁时伏腊的庆祝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非常有意义。岁时伏腊的翻译
德语
Feste und Opferzeremonien im Laufe des Jahres
日语
一年を通じての祭りや祭祀
法语
festivités et cérémonies sacrificielles tout au long de l'année
英语
festivals and sacrificial ceremonies throughout the year
岁时伏腊的字意分解
suì
1:(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2:同本义。
3:年的别称。
4:年龄。
5:岁月;时光。
6:年景,一年的农事收成。
shí
1:(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2:同本义。
3:时辰 ,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
4:时间;时候。
5:时尚,时俗。
6:时运;命运。
7:时机;机会。
8:岁月,光阴。
9:指时势或时局。
10:代,朝。
11:气候。
12:合时宜的,适时的。
13:当时的。
14:善,好。
15:相当于“常常”、“经常”。
16:相当于“有时”、“偶尔”。
17:按时,到时候。
18:当时,这时,那时。
19: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
20:适时;合于时宜。
21:伺候;等待。
22:处,处于。
23:承,承受。
24:姓。
fú
1:(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同本义。
3: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4:潜藏;埋伏。
5: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6:佩服,信服。
7:从事。
8:保持。
9: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
10: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
11:居处。
là
1:(形声。从肉,巤(liè)声。本义:年终祭祀) 祭名。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
2:农历十二月。
3:人出生后七天。
xī
1:(形声。从肉,昔声。本义:干肉) 同本义。
2:晒干;制成干肉。

岁时伏腊,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uì shí fú là)。abac式组合,岁时伏腊意思是:岁时伏腊指的是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和祭祀活动,包含岁时(年节)、伏(夏至后的三个庚日)、腊(年终的祭祀)。 强调传统文化中的节日和祭祀的重要性,体现对时间和生活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