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不知以为知的解释
形容自以为是,明明不懂却自认为懂,表现出一种盲目自信的态度。
出处
1.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都管强不知以为知,逐叶翻翻,一直翻到后面去。”2.
出自《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后人引申为强不知以为知。寓意
提醒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盲目自信,避免因无知而犯错。
列子
1.
他在讨论中总是强不知以为知,结果常常出错。2.
小张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却在会议上强不知以为知,惹得大家不满。3.
强不知以为知的结果是,他在项目中犯了很多低级错误。4.
明明不懂编程语言,他却在团队中强不知以为知,导致项目进度延误。5.
朋友聚会时,他对不知道的菜肴强不知以为知,结果闹了笑话。6.
从此再不敢~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强不知以为知的翻译
德语
vorgeben zu wissen, obwohl man es nicht weiß
日语
知らないのに知っているふりをする
法语
faire semblant de savoir alors qu'on ne sait pas
英语
pretending to know when one doesn't
强不知以为知的字意分解
jiàng
1:倔强;固执。
2:僵硬。
qiáng
1:(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同本义。
3:襁褓。
4:(通彊。弱的反义词)。
5:弓有力。
6:强盛;势力大。
7:强健;健壮,有力。
8:刚强;坚决。
9:强横。
10:强暴。
11:优越;好。
12:略多于…的。
13:强有力的弓。
14:强者。
15:使强,加强。
16:姓。
qiǎng
1:强制,强迫。
2:劝勉。
3:勉强。
4:竭力;尽力。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y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强不知以为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áng bù zhī yǐ wèi zhī)。abcd式组合,强不知以为知意思是:形容自以为是,明明不懂却自认为懂,表现出一种盲目自信的态度。 提醒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盲目自信,避免因无知而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