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踬后 bá qián zhì hòu

abcd式
拼音bá qián zhì hòu
注音ㄅㄚˊㄑㄧㄢˊㄓˋㄏㄡˋ
繁体跋前躓後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跋前踬后的解释
形容进退两难、前后受阻的困境。
出处

1.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行或不遂,前有谿谷,后有虎狼。' 后演变为'跋前踬后'。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寻找出路。
列子

1.

他在选择职业道路时,感到跋前踬后,难以抉择。

2.

面对两个不满意的方案,他感到跋前踬后,左右为难。

3.

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她感到跋前踬后,难以兼顾。

4.

在考试和比赛的时间冲突中,他感到跋前踬后,无法取舍。

5.

在投资和风险之间,他感到跋前踬后,举棋不定。

6.

无事之时,望影藏匿,~,日不聊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

跋前踬后的翻译
德语
in einer Zwickmühle
日语
進退窮まる
法语
dans un dilemme
英语
in a dilemma
跋前踬后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足,犮(bó)声。本义:草中行走,越山过岭)。
2:同本义。
3:扭转。
4:踏,踩。
5:
6:
7:文体的一种。附在正文之后。即后序。
qián
1:(本义:前进)。
2:同本义。
3:引导。
4:进见。
5:剪裁。
6: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7: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8:预先;事前。
9:目前。
10:箭竹。
zhì
1:(形声。从足,质声。绊倒与足有关,故从足。本义:被绊倒)。
2:同本义。
3:跌倒,摔倒。
4:遭受挫折。
5:碍,阻碍。
hòu
1:(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同本义。
3:帝王的妻子。
4:古代指列国诸侯。
5: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6: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7:(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8:同本义。
9:承继。
10:后代,子孙。
11:次序在后。
12: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13:后面,位置在后。

跋前踬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á qián zhì hòu)。abcd式组合,跋前踬后意思是:形容进退两难、前后受阻的困境。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