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者不立的解释
形容过于急躁、冒进的人难以成功。比喻做事急于求成反而会失败。
出处
1.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2.
出自《老子》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寓意
告诫人们做事要稳重,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容易失败。
列子
1.
小明在考试时企者不立,急于答题,结果反而错了很多。2.
他在项目管理中企者不立,导致团队士气低落,进度延误。3.
做菜时企者不立,结果火候没掌握好,菜没做好。4.
她在学习新技能时企者不立,结果反而学得一知半解。5.
他在投资中企者不立,急于求成,结果亏了很多钱。企者不立的翻译
德语
Eile mit Weile
日语
急いては事を仕損じる
法语
La hâte fait des ravages
英语
Haste makes waste
企者不立的字意分解
qǐ
1:(会意。从人,从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止”(脚),表示这个人在踮起后脚跟,有企立、企足的意思。本义:踮起脚跟)。
2:同本义。
3:立,站立。
4:姓。
zhě
1:(《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同本义。
3: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指代人。
5:指代事或物。
6: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7: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8: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9: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10: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11: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12:表示祈使语气。
13:表示商榷。
14: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15:“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16:轻狂。
17:虚假,不老实。
18:(zhū)。众多。
19:假借,借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lì
1:(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同本义。
3: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4:设置;设立。
5:确定;决定。
6:存在;生存。
7:立身;立足。
8:登位,即位。
9:又。
10:又。
11: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12:临,到。
13:进食。
14:爵次、位次。
15:立时;立刻。

企者不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ǐ zhě bù lì)。abac式组合,企者不立意思是:形容过于急躁、冒进的人难以成功。比喻做事急于求成反而会失败。 告诫人们做事要稳重,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容易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