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簋之风 fǔ guǐ zhī fēng

abac式
拼音fǔ guǐ zhī fēng
注音ㄍㄨㄟˇㄓㄈㄥˋ
繁体簠簋之風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簠簋之风的解释
形容一种庄重、典雅的礼仪风尚。簠簋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象征着庄重和礼仪。
出处

1.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2.

《诗经·大雅·泂酌》:'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临汝,无贰尔心。' 后人用'簠簋之风'来形容文王时期的礼仪风尚。
寓意
强调庄重、典雅的礼仪风尚,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列子

1.

在传统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簠簋之风,庄重而典雅。

2.

婚礼上,新郎新娘的举止透露出簠簋之风,让宾客们赞叹不已。

3.

博物馆里的古代礼器展现了簠簋之风的庄重与典雅。

4.

茶道表演中,每一个动作都体现了簠簋之风的精致与庄重。

5.

在祭祖仪式上,长辈们的言行无不体现出簠簋之风的庄重与礼仪。

簠簋之风的翻译
德语
der Stil des feierlichen Rituals
日语
厳粛な儀式の風
法语
le style de rituel solennel
英语
the style of solemn ritual
簠簋之风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竹、从皿(表示与竹器有关),甫声。本义:古代盛食物的竹制方形器具) 同本义。
guǐ
1:(会意,从竹,从皿,从皀。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同本义。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簠簋之风,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ǔ guǐ zhī fēng)。abac式组合,簠簋之风意思是:形容一种庄重、典雅的礼仪风尚。簠簋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象征着庄重和礼仪。 强调庄重、典雅的礼仪风尚,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