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行 chá yán guān xíng

abcd式
拼音chá yán guān xíng
注音ㄔㄚˊㄧㄢˊㄍㄨㄢˋㄏㄤˊ
繁体詧言觀行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察言观行的解释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辞和行为,来推测其内心想法和品行。
出处

1.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五》:“古者察言观行,而善恶彰焉。”

2.

出自《论语·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寓意
提醒人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做到知人识面。
列子

1.

通过察言观行,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

2.

在面试过程中,HR通过察言观行来评估应聘者的真实能力。

3.

察言观行可以帮助我们在交友时更好地了解对方的品行。

4.

老师通过察言观行,及时发现了学生的情绪变化。

5.

在日常生活中,察言观行能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图。

6.

始既~,终亦循名责实,自然侥幸滥吹之伍,无所藏其妄庸。 ★《旧唐书·薛登传》

察言观行的翻译
德语
Worte und Taten beobachten
日语
言行を観察する
法语
observer les paroles et les actes
英语
observe words and deeds
察言观行的字意分解
chá
1:(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2:同本义。
3:明察,知晓。
4:调查;考察。
5:分辨。
6: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7:明显;精明。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guān
1:(形声。从见,雚(guàn)声。本义:仔细看)。
2:同本义。
3:观察,审察。
4:示范;显示。
5:玩赏;观赏。
6:阅读。
7:景象,情景。
guàn
1: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2:台榭。
3:道教的庙宇。
4:雚雀鸟。
5:姓。春秋楚有观射父。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察言观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á yán guān xíng)。abcd式组合,察言观行意思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辞和行为,来推测其内心想法和品行。 提醒人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做到知人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