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首方足 yuán shǒu fāng zú

abcd式
拼音yuán shǒu fāng zú
注音ㄩㄢˊㄕㄡˇㄈㄤㄗㄨˊ
繁体圓首方足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方头圆足
  • 圆顶方底
反义词
  • 方首圆足
  • 圆头方底
圆首方足的解释
形容一种器物的形状,头部圆形,底部方形,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外形特征。
出处

1.

《淮南子·精神训》:“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2.

出自《周礼·考工记》,描述青铜器的形状。
寓意
强调对物体外形的描述,体现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学的追求。
列子

1.

这个花瓶的设计非常独特,圆首方足,显得稳重而优雅。

2.

工艺品展览上,一件圆首方足的雕塑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

3.

他设计的桌子采用了圆首方足的结构,既美观又实用。

4.

这个古董的造型是典型的圆首方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5.

家里的新茶几是圆首方足的设计,非常符合现代简约的风格。

6.

八极九野,万方四裔,~,罔不乐推。 ★《隋书·高祖纪上》

圆首方足的翻译
德语
runder Kopf und quadratischer Fuß
日语
円頭方足
法语
tête ronde et pied carré
英语
round head and square foot
圆首方足的字意分解
yuán
1:(形声。从囗(wéi),员声。本义:圆形)。
2:同本义。
3:圆通;灵活。
4:圆满;完整。
5:丰满;周全。
6:婉转;圆润。
7:圆周。
8:指天。
9:丸,圆而小的东西。
10:使圆满,成全。
11:旋转。
12:团圆,散而重聚。
13:姓。
shǒu
1:(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同本义。
3: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4:开端;开头;前端。
5:要领。
6:剑柄上的环。
7:位次。方;面。
8:第一。
9:形容迟疑不决。
10:告发。
11: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12:头向着。
13:向着…出发。
14:屈服;服罪。
15:标明;显示。
16:最早;首先。
fāng
1:(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2:同本义。
3:等同;相当。
4:比拟。
5:辨别。
6:占有。
7:依据;依托。
8:模拟。
9:指责别人的过失。
10:竹木编成的筏。
11:方形。
12:地区;地方。
13:方面。
14:指四面。
15:指四面,周围,四旁。
16:规律;道理。
17: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
18:合成药物的配方。
19:品类;类别。
20:以最弱可听声为零开始的响度单位,与声强的分贝标度相当,某一声音的方数等于听起来同样响时1000赫纯音的分贝数。
21:方法。
22:又如:千方百计;教导有方;方儿(方法;药方)。
23:方圆。指土地面积。
24:又。
25:
26:植物种子的外皮。
27:住室。
28:方正(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正直。
29:遍,广。
30:方才。
31:表示时间、相当于“始”“才”。
32:表示时间,相当于“正在”。
33:表示时间,相当于“将”。
34: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一并”。
35:表示范围或程度,相当于“只”、“仅”。
36: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
37:又。
38:姓。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圆首方足,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uán shǒu fāng zú)。abcd式组合,圆首方足意思是:形容一种器物的形状,头部圆形,底部方形,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外形特征。 强调对物体外形的描述,体现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