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试不爽的解释
屡次尝试都不会失误,形容某方法或技巧非常有效,屡试不爽。
出处
1.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道上,屡试不爽。”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他这个法子,屡试不爽。”寓意
强调方法或技巧的有效性,鼓励坚持使用有效的方法。
列子
1.
他用这个方法做菜,屡试不爽,每次都得到大家的称赞。2.
小王在考试前用这个复习技巧,屡试不爽,成绩总是名列前茅。3.
这个软件解决问题的方法屡试不爽,深受用户喜爱。4.
用这个秘诀来管理时间,屡试不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5.
她用这个技巧来处理人际关系,屡试不爽,朋友圈越来越大。6.
可是只要一见尼姑,这一天就不用赌啦,赌甚么输甚么,当真~。 ★金庸《笑傲江湖》三屡试不爽的翻译
德语
immer erfolgreich
日语
試しても失敗しない
法语
toujours efficace
英语
tried and true
屡试不爽的字意分解
lǚ
1:(从尸,娄声。本义:多次) 同本义。
shì
1:(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2:同本义。
3:尝试。
4:初次使用。
5:试验。
6:考查;考试。
7:试探;刺探。
8: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
9:相当于“姑且”。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uāng
1:——如“肃爽”(sùshuāng):古骏马名。
shuǎ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人左右腋下有火,表示明亮(从于省吾说)。本义:明亮;亮)。
2:同本义。
3:畅快;舒适。
4:明白;明智。
5:开朗;豪爽。
6:开阔;宽阔。
7:差错,失误。
8:丧失;失去。
9:伤败;败坏。

屡试不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ǚ shì bù shuǎng)。abcd式组合,屡试不爽意思是:屡次尝试都不会失误,形容某方法或技巧非常有效,屡试不爽。 强调方法或技巧的有效性,鼓励坚持使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