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墨烂然的解释
形容书法或绘画作品中,红色和黑色交错使用,色彩鲜明,富有艺术效果。
出处
1.
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贾田祖》:“田祖好学,多所瞻涉,喜《左氏春秋》未尝去手,旁行斜上,朱墨烂然。”2.
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上品·曹植》,原文为'朱墨烂然,句句皆然',用来形容曹植诗作的艺术效果。寓意
强调艺术作品中色彩的丰富和对比,表达对艺术的赞美和欣赏。
列子
1.
他完成的这幅画,朱墨烂然,令人赞叹。2.
书法展上,这幅作品朱墨烂然,吸引了很多观众。3.
她的绘画作品朱墨烂然,充满了艺术气息。4.
这本古籍的插图朱墨烂然,极具收藏价值。5.
在艺术节上,他的作品以朱墨烂然的风格独树一帜。朱墨烂然的翻译
德语
lebhaft in Rot und Schwarz
日语
赤黒鮮やか
法语
éclatant de rouge et de noir
英语
vivid with red and black
朱墨烂然的字意分解
zhū
1:(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2:同本义。
3:指朱色的物品。
4:
5:朱色,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
6:“朱砂”的简称。
7:姓。
mò
1:(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2:同本义。
3:指诗文或书画。
4: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
5: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
6:绳索。
7:黑色。
8:贪污,不廉洁。
9:不语。
làn
1:(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2:同本义。
3:又。
4:火烧伤。
5:腐烂,腐败。
6:明亮、光明;色彩绚丽。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朱墨烂然,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ū mò làn rán)。abac式组合,朱墨烂然意思是:形容书法或绘画作品中,红色和黑色交错使用,色彩鲜明,富有艺术效果。 强调艺术作品中色彩的丰富和对比,表达对艺术的赞美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