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殉国的解释
形容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表达高度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
出处
1.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为“蔺相如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臣之事君,犹以廉洁自守,不敢以身殉国者,臣非人也。’寓意
强调为了更高尚的目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体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
列子
1.
在古代战争中,许多将士以身殉国,捍卫家园。2.
电影中,主角为了保护朋友,以身殉国,感人至深。3.
小说里,主人公以身殉国,成为了大家心中的英雄。4.
历史课上,老师讲述了许多以身殉国的英雄事迹。5.
在纪念碑前,人们缅怀那些以身殉国的先烈。6.
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上。 ★朱自清《论气节》以身殉国的翻译
德语
sich für das Land opfern
日语
国に殉ずる
法语
se sacrifier pour son pays
英语
sacrifice oneself for the country
以身殉国的字意分解
y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shēn
1:(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同本义。
3:物件的主体部分。
4:自己,自身。
5:生命,性命。
6:地位或身分。
7:毕生,一辈子。
8:亲身,亲自。
9:怀孕。
10:体验。
11:担当。
12:担任。
xùn
1:(形声。从歹(本作歺),旬声。歺(è),剔过肉剩下的骨头,常与“死亡”有关。本义:殉葬;以人从葬)。
2:同本义。
3:献身或丧生。
4:贪,追求。
5:随;跟从。
6:从葬的人。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以身殉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ǐ shēn xùn guó)。abac式组合,以身殉国意思是:形容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表达高度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 强调为了更高尚的目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体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