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人耳目 luàn rén ěr mù

abcd式
拼音luàn rén ěr mù
注音ㄌㄨㄢˋㄖㄣˊㄦˇㄇㄨˋ
繁体亂人耳目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乱人耳目的解释
形容言行举止等扰乱别人的视听,使人感到迷惑或不安。
出处

1.

茅盾《子夜》:“我倒疑惑那是吴荪甫他们故意造的谣言,乱人耳目!”

2.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若不早图,后君其忧,乱人耳目。'
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假信息或不当行为所迷惑。
列子

1.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乱人耳目,让大家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2.

那些虚假广告真是乱人耳目,让消费者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3.

小明的解释太过复杂,反而乱人耳目,大家听得很糊涂。

4.

这个谣言四处传播,真是乱人耳目,让人难以分辨真假。

5.

那些无端的指责真是乱人耳目,让大家感到不安。

6.

他故意干~的事情。

乱人耳目的翻译
德语
die Leute verwirren
日语
人を惑わす
法语
troubler les gens
英语
confuse people
乱人耳目的字意分解
luàn
1:(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同本义。
3:治理。
4:扰乱;打乱;使乱。
5:淫乱,玩弄。
6:败坏;破坏。
7:为丧事奔忙。
8:烦乱。
9:横渡。
10:昏乱;迷乱。
11:混乱;无秩序。
12:混杂,杂。
13:随意,随便;任意。
14:叛乱;动乱;不安定。
15:又。
16:又。
17: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18:危害;祸乱。
19: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辞赋里用在篇末,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ěr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同本义。
3: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4: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5:退后,居次。
6: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7: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8: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7:观看,注视。
8:递眼色,使眼。
9:看待。

乱人耳目,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uàn rén ěr mù)。abcd式组合,乱人耳目意思是:形容言行举止等扰乱别人的视听,使人感到迷惑或不安。 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假信息或不当行为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