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谿相向的解释
形容双方情绪激动,互相对立或冲突。常用于描述激烈争论或对抗的场面。
出处
1.
《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曹操见关公如此光景,心中甚是不悦,勃谿相向。'寓意
提醒人们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失控导致不必要的争端。
列子
1.
在辩论赛上,两位选手勃谿相向,争得面红耳赤。2.
两位老朋友因为一件小事勃谿相向,最后不欢而散。3.
在家庭聚会上,两个表兄弟因为意见不合,勃谿相向,弄得大家都很尴尬。4.
课堂讨论时,同学们对某个问题看法不同,勃谿相向,气氛一度紧张。5.
在公司会议上,两个部门负责人因为资源分配问题勃谿相向,争论不休。勃谿相向的翻译
德语
in hitziger Konfrontation
日语
激しい対立
法语
en confrontation animée
英语
in heated confrontation
勃谿相向的字意分解
bó
1:(形声。从力,孛(bèi)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2:兴起;旺盛。
3:乖戾。
4:变容、变色的样子。
5:粉末;粉状物。
6:姓。
xī
1:(形声。从水,奚声。本义:山沟,山谷) 同本义。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xiàng
1:(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2:同本义。
3:泛指窗户。
4:方向;方位。
5:过去,往昔。
6:从来,向来。
7:刚才。
8:面朝、面对。跟“背”相对。
9:趋向,亲近。
10:爱;偏爱;偏袒。
11:往,去。
12:从;在。
13:用于“争”、“怎”、“争奈”、“如何”一类词语后,起加强语气作用。
14:奔向;趋向。
15:接近;临近。
16:旧时,以往。

勃谿相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ó xī xiāng xiàng)。abac式组合,勃谿相向意思是:形容双方情绪激动,互相对立或冲突。常用于描述激烈争论或对抗的场面。 提醒人们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失控导致不必要的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