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委质的解释
策名委质指的是将自己的名字和信物委托给某人,表示一种信任和托付的关系,常用于古代的投靠或投诚行为。
出处
1.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2.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策名委质,主在此矣。' 意思是将自己的名字和信物委托给某人,表示对其的忠诚和信任。寓意
表达对某人的信任和托付,强调忠诚和信赖的关系。
列子
1.
小明将自己的心愿卡片策名委质给好友,希望他能帮自己实现愿望。2.
在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策名委质,将自己的毕业照交给了班长保管。3.
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学生们策名委质,将自己写的感谢信交给了老师。4.
在社区活动中,居民们策名委质,将自己的建议书交给了活动组织者。5.
为了参加比赛,队员们策名委质,将自己的报名表交给了队长。6.
遂乃弹冠筮仕,~。 ★唐·杨炯《薛振行状》策名委质的翻译
德语
seinen Namen und seine Qualifikationen anvertrauen
日语
名前と資格を託す
法语
confier son nom et ses qualités
英语
entrust one's name and credentials
策名委质的字意分解
cè
1:(形声。从竹,朿(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2: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3:策略;计谋。
4: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
5:策书。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引申为策命;策免。
6: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也指一种议论文体。
7: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小竹片)。
8:卜筮用的蓍草。
9: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引申为驾驭。
10:拄着;拄着棍杖。引申为搀扶;架起。
11:谋划;策划。
mí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7:名字;名称。
8:名声,名誉,名望。
9:名义。
10: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11:大的。
wēi
1:曲,委曲。
wěi
1:(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2:同本义。
3:委托。
4:丢弃,抛弃。
5:推卸;推诿。
6:安,安于。
7:交付,给。
8:水的下流。
9: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10:帽檐,冠檐。
11:末尾。
12:琐碎;鄙陋。
zhì
1:(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2:同本义。
3:(jié)。问;诘问。
4:双方对质,验证。
5:评断。
6:抵押品;人质。
7:盟约。
8:古代贸易用的券书。
9:箭靶。
10:素质;本质;禀性。
11:物质;事物。
12:形体。
13:质地、底子。
14:砧板 。行斩刑时用的垫板。
15:信物;见面礼。
16:对象。
17:朴实、朴素。
18:信实;诚信。

策名委质,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cè míng wěi zhì)。abac式组合,策名委质意思是:策名委质指的是将自己的名字和信物委托给某人,表示一种信任和托付的关系,常用于古代的投靠或投诚行为。 表达对某人的信任和托付,强调忠诚和信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