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之过 wú xīn zhī guò

abcd式
拼音wú xīn zhī guò
注音ㄇㄛˊㄒㄧㄣㄓㄍㄨㄛˋ
繁体無心之過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失误
  • 误会
  • 无意
反义词
  • 故意为之
  • 蓄意
  • 有心之过
无心之过的解释
指无意中犯下的过失或错误,强调是无心之失,并非故意为之。
出处

1.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十一回:“他既不知,也难谴责,此乃无心之过也。”

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后世引申为无意犯下的过失。
寓意
强调在犯错时要有诚意地道歉,并理解他人的无心之失。
列子

1.

小明不小心打翻了同学的水杯,他连忙道歉,说是无心之过。

2.

她误用了别人的名字,解释说那只是无心之过。

3.

他不小心踩到了花坛里的花,连忙说这是无心之过。

4.

在游戏中误伤了队友,他解释说那只是无心之过。

5.

她不小心把文件删掉,赶紧解释说那只是无心之过。

6.

雯青一生精研西北地理,不料得此结果,真是可叹!但平心而论,总是书生~罢了。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一回

无心之过的翻译
德语
ein unbeabsichtigter Fehler
日语
無心過
法语
une erreur involontaire
英语
a slip of the tongue
无心之过的字意分解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guò
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同本义。
3:超出,胜过。
4:过去(过后)。
5:给予;递给。
6:渡过。
7:转移;过渡。
8:度过;过活。
9: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10:交往,相处。
11:错,犯错误。
12:怪罪,责难。
13:继入、赘入或嫁人。
14:传递。
15: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16:灾殃。
17:过分;过于;太甚。
guō
1: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2:姓,过国之后。

无心之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ú xīn zhī guò)。abcd式组合,无心之过意思是:指无意中犯下的过失或错误,强调是无心之失,并非故意为之。 强调在犯错时要有诚意地道歉,并理解他人的无心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