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种子 dú shū zhǒng zǐ

abcd式
拼音dú shū zhǒng zǐ
注音ㄉㄡˋㄕㄨㄔㄨㄥˊㄗˋ
繁体讀書種子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读书种子的解释
比喻读书能够激发思想的种子,启发智慧和创造力。
出处

1.

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2.

出自中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勉学篇》,原文为'读书种子,学问之本'。
寓意
强调读书对个人成长和智慧启发的重要性,鼓励终身学习。
列子

1.

小明通过读书种子,逐渐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在图书馆里,李华找到了很多读书种子,帮助他完成了毕业论文。

3.

张老师鼓励学生们多读书,称这是播下读书种子的好方法。

4.

读书种子让王芳在写作上有了新的灵感和突破。

5.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读书种子在赵强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6.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绝矣。 ★《明史·方孝孺传》

读书种子的翻译
德语
Wissenssamen
日语
知識の種
法语
graines de savoir
英语
seeds of knowledge
读书种子的字意分解
dòu
1: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1:(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2: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3:阅读。
4:说。
5: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6:姓。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chóng
1:幼稚。
zhǒng
1:植物的种子。
2:人的种族或其他生物的族类。
3:人种。
4:种类;类别。
zhòng
1:(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2:同本义。
3:种植;栽种。
4:繁殖;养育。
5:移植;接种。
6:培养;培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读书种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ú shū zhǒng zǐ)。abcd式组合,读书种子意思是:比喻读书能够激发思想的种子,启发智慧和创造力。 强调读书对个人成长和智慧启发的重要性,鼓励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