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不避贵的解释
意思是不论对方地位多高,只要犯了罪,都要依法惩治,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出处
1.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不淫于乐,不遁于哀;尽智导民,而不伐焉,劳力岁事,而不责焉。”2.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诛不避贵,赏不遗贱。'寓意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列子
1.
公司规定,违反规章制度的人,诛不避贵,一律严肃处理。2.
在学校里,作弊行为诛不避贵,任何人都要接受处罚。3.
社区活动中,破坏公共设施者,诛不避贵,需承担相应责任。4.
在家庭中,犯错的孩子,父母也应诛不避贵,进行教育。5.
在比赛中,违反规则的选手,诛不避贵,裁判会给予相应处罚。诛不避贵的翻译
德语
Strafen schont nicht die Edlen
日语
罰は貴人をもって避けず
法语
La punition n'épargne pas les nobles
英语
Punishment does not spare the noble
诛不避贵的字意分解
zhū
1:(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2:同本义。
3:杀戮。夺去生命。
4:又。
5:治罪,惩罚。
6:又。
7:又。
8:要求;索取。
9:讨伐。
10:铲除。
11:记述。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bì
1:(形声。从辵(chuò),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2:同本义。
3:离去。
4:逊让 如:避让(谦让;辞让);避贤(让贤);避荣(辞让荣华);避路(让路)。
5:隐藏。
guì
1:(形声。小篆字形,从贝,臾(guì)声。从“贝”,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2:同本义。
3:社会地位高。
4:贵重;重要。
5:敬辞,尊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时用。
6:地位显要的人。
7:贵州省的简称。
8:姓。汉有庐江太守贵迁。
9:抬高物价。
10:崇尚,重视。

诛不避贵,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ū bù bì guì)。abac式组合,诛不避贵意思是:意思是不论对方地位多高,只要犯了罪,都要依法惩治,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