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 pī lǐ pā lā

abac式
拼音pī lǐ pā lā
注音ㄆㄧㄌㄧˇㄆㄚㄌㄚ
繁体噼裏啪啦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噼里啪啦的解释
形容声音急促而连续不断,常用来描述鞭炮声、雨声等。
出处
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五十八回:“只听得噼里啪啦的一声响亮,火光四射。”
寓意
描述自然界或人为活动中常见的急促连续的声音,强调声音的特性。
列子

1.

新年夜,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夜空。

2.

雨点打在窗户上,噼里啪啦的响声让人感到一阵凉意。

3.

厨房里,油锅中的食物噼里啪啦地响着,香味四溢。

4.

孩子们玩着爆竹,噼里啪啦的声响引得大家都跑来看热闹。

5.

篝火晚会上,木柴噼里啪啦地燃烧着,营造出温馨的气氛。

6.

大火烧得~的乱响。

噼里啪啦的翻译
德语
Knistergeräusch
日语
パチパチ
法语
crépitement
英语
crackling
噼里啪啦的字意分解
1:用刀、斧等工具破开~竹。~柴。~山开路。
2:冲着,正对着~头大雨。~面而来。
3:雷电击毁雷~致残。
1:(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同本义。
3:内,中。与外相反。
4:时候。
5: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7:同本义。
8: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9:乡里;家乡;故乡。
10:量词。长度单位。
11:地理。
12:居住。
13:治理。
14:忧伤。
15:同“哩”。
1:微弱的或轻微的拍打声。
la
1:是语气词“了”(le)和“啊”(a)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
2: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
3: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
4: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
5: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6: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
1:闲扯,闲谈

噼里啪啦,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pī lǐ pā lā)。abac式组合,噼里啪啦意思是:形容声音急促而连续不断,常用来描述鞭炮声、雨声等。 描述自然界或人为活动中常见的急促连续的声音,强调声音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