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夫人之子的解释
指盗贼的妻子之子,通常用来形容出身不好或背景复杂的人。
出处
1.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2.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原文为“盗跖之妻之子”,后演变为“贼夫人之子”。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以出身论人,每个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列子
1.
他虽然是贼夫人之子,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2.
这个小镇上的人们对贼夫人之子总是有些偏见。3.
尽管他是贼夫人之子,他依然努力学习,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4.
贼夫人之子在学校里总是被人看不起,但他并没有放弃。5.
他不愿意被人称为贼夫人之子,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6.
晋·孙盛《魏氏春秋》:“盛以此为美谈,无乃~与?”贼夫人之子的翻译
德语
Sohn der Frau eines Diebes
日语
盗賊の妻の息子
法语
fils de la femme d'un voleur
英语
son of a thief's wife
贼夫人之子的字意分解
zéi
1:(会意。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本义:残害;伤害)。
2:同本义。
3:特指杀害。
4:先秦两汉时期,贼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
5:刺客,杀人的人。
6:偷窃或抢劫的人(先秦两汉用“盗”,多指偷窃者,很少指抢劫者;用贼,多指抢劫财物者,后来才指偷窃者)。
7:骂人的字眼。
8:祸害。
9:敌人;仇敌。
10:邪恶,不正派。
11:残暴;狠毒。
fū
1:(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同本义。
3:女子的正式配偶。
4: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5:剑衣。
6:足背。
7:再,又一次。
fú
1: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2: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3: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4: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5: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6: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贼夫人之子,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éi fū rén zhī zǐ)。abcd式组合,贼夫人之子意思是:指盗贼的妻子之子,通常用来形容出身不好或背景复杂的人。 提醒人们不要以出身论人,每个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