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常扫地的解释
形容礼教和伦常被破坏,社会秩序混乱。
出处
1.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世降道斁,纲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2.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夫子曰:是故君子有纲常,庶人无纲常。'寓意
提醒人们重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警惕其崩溃带来的负面影响。
列子
1.
看到年轻人不尊敬长辈,他感叹纲常扫地。2.
面对社会的种种不公,她觉得纲常扫地。3.
当今社会,许多人认为纲常扫地,传统美德逐渐消失。4.
看到街上随处可见的暴力行为,他感叹纲常扫地。5.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失职导致孩子行为不端,真是纲常扫地。纲常扫地的翻译
德语
der Zusammenbruch der moralischen Ordnung
日语
道徳の崩壊
法语
l'effondrement de l'ordre moral
英语
the collapse of moral order
纲常扫地的字意分解
gāng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冈声。本义:提网的总绳)。
2:同本义。
3:事物的关键部分,事理的要领。
4:系束。
cháng
1:(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同本义。
3:裙子。
4:规则,规律。
5: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6:恒久;长久不变。
7:一般;普通;正常。
8:经常,常常。
9:曾经。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纲常扫地,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āng cháng sǎo dì)。abac式组合,纲常扫地意思是:形容礼教和伦常被破坏,社会秩序混乱。 提醒人们重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警惕其崩溃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