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缶雷鸣的解释
形容声音响亮,如同瓦片和缶器发出的雷鸣般的声音。常用于形容音乐或某种声音的震撼力。
出处
1.
战国·楚·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2.
出自《诗经·小雅·采芑》中的“如雷如霆,瓦缶雷鸣”。寓意
强调声音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常用于描述音乐或自然现象。
列子
1.
乐队演奏时,鼓声瓦缶雷鸣,令人震撼。2.
孩子们在游乐场玩耍,欢笑声瓦缶雷鸣。3.
雨夜中,雷声瓦缶雷鸣,让人无法入睡。4.
舞台上的歌手高歌,声音瓦缶雷鸣,赢得满堂喝彩。5.
电影院里,音效瓦缶雷鸣,观众们仿佛置身于战场。6.
且洪钟韶击,~;荣辱纠绳,复何定分! ★宋·王谠《唐语林·白居易评徐凝张祜诗》瓦缶雷鸣的翻译
德语
donnerndes Geräusch von Ziegeln und Töpfen
日语
瓦と壺の雷鳴のような音
法语
son tonitruant des tuiles et des pots
英语
thunderous sound of tiles and pots
瓦缶雷鸣的字意分解
wǎ
1:(象形。象屋瓦俯仰相承的样子。“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已烧土器的总称)。
2:同本义。
3:屋瓦。
4:功率单位,瓦特的简称。
5:盾脊,盾背拱起如覆瓦的部分。
6:宋、元时都市中的游乐、贸易场所。也称“瓦子”、“瓦舍”、“瓦肆”或“瓦市”。
7:古八音中“土”的别称。
8:地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省滑县南。
9:姓。
wà
1:用瓦覆盖;铺瓦。
f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2: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3:汲水的瓦器。
4:一种古容量单位,等于十六斗。一说三十二斗。
léi
1:(象形。甲骨文,中间象闪电,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小篆变成了会意字,从雨,下象雷声相连之形,表示打雷下雨。本义: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
2:同本义。
3:剧响,巨大声响 。
4:古酒器名。
5:打雷。
6:,敲击。
7:姓。
lèi
1:
míng
1:(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同本义。
3: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4:泛指发声。
5: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6:震惊。
7:申告。
8:言说;称说。
9:闻名,著称。
10:假借为“明”。光明,明亮。

瓦缶雷鸣,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ǎ fǒu léi míng)。abac式组合,瓦缶雷鸣意思是:形容声音响亮,如同瓦片和缶器发出的雷鸣般的声音。常用于形容音乐或某种声音的震撼力。 强调声音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常用于描述音乐或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