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安民 bǎo guó ān mín

abac式
拼音bǎo guó ān mín
注音ㄅㄠˇㄍㄨㄛˊㄢㄇㄧㄣˊ
繁体保國安民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保国安民的解释
形容保卫国家、安定人民的精神和行为。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四回:“依此而行,可救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

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后人用以形容忠君爱国、为国为民的精神。
寓意
强调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
列子

1.

医生们保国安民的精神在疫情期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2.

志愿者们在灾区帮助受灾群众,体现了保国安民的精神。

3.

消防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救援被困人员,彰显了保国安民的奉献。

4.

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打扫街道,为城市的整洁贡献了保国安民的力量。

5.

教师们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培养下一代,体现了保国安民的责任。

6.

而友邦远国,顺天事大,~,皇天监之,亦克昌焉。 ★《明史·西域四》

保国安民的翻译
德语
das Land schützen und das Volk sichern
日语
国を守り民を安んじる
法语
protéger le pays et assurer la sécurité du peuple
英语
safeguard the country and secure the people
保国安民的字意分解
bǎo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2:同本义。
3:护养;育。
4:保佑。
5:保护;保全;守住。
6:保持。
7:保证;担保。
8:占有;拥有。
9:保举;保荐。
10:依靠;仗持。
11:保育幼儿的妇女。
12: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13:作保证的人。
14: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15:珍贵之物。
16:姓。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ān
1:(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同本义。
3:安逸,安乐。
4:安宁。
5:缓慢。
6:使安定。
7:安抚,安顿抚慰。
8:安排;安置。
9:安心。习惯、满足于。
10:安装。
11: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12:“安培”的简称。
13:谁;何;什么。
14:哪里,何处。
15:姓。
mín
1:(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同本义。
3:泛指人。
4:民间的。

保国安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ǎo guó ān mín)。abac式组合,保国安民意思是:形容保卫国家、安定人民的精神和行为。 强调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